学校没有了千万个朝气蓬勃的学生,无论多么英明的领导团体、多么扎实的硬件设施和多么雄厚的师资队伍都不可能使得一个学校的校园拥有强大的生命力。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意义。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极大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校的校容校貌,表现出一个学校整体精神的价值取向,是具有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
把校园文化建设局限在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上。目前,绝大多数学校都把校园文化建设附属于学生管理部门(学工部、学生处等),着重强调控制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以及改善生活、学习条件的物质功能,只把校园文化建设看作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使校园文化建设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上,并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来操作实施。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的专业设置,师资配备、课程开设等割裂开来,极大地限制了校园文化功能的正常发挥。这实质上是对校园文化没有全面、正确认识的表现。
现代校园的校园文化建设应适时而变,不断创新,以充实、改善和提升现代校园精神,使之为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学校的育人要求相匹配。蔡元培认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其原则是“展个性,尚自然”。陶行知倡导的“生活教育”,主张“教育以生活为中心”,而不是以书本为中心,是“为了生活而教育”、“依据生活而教育”,主张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人。现在看来,这些理念仍十分现代,并正是校园文化建设创新的基点与探索的方向。精品是文化发展水平的标志,代表文化繁荣的方向。一次精品活动的影响力,往往超过几十次甚至几百次一般性的活动。品位高、精品多,才能赢得师生。当前,校园文化活动的数量不少,但质量不高、品位不高的问题依然存在,广大师生还不满足、不满意,应引起重视。倡导和繁荣校园文化活动,必须树立精品意识,实施精品战略,努力创造出更多的适应师生精神生活需求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具有强烈吸引力、感染力的、深受广大师生欢迎和参与的优秀形式和内容。"
学校的管理者,要善于创设一种宽松与高洁、明丽与清新的校园文化,使学校变得有吸引力,这就需要讲求环境建设的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规划性,精心创设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各种场所,烘托一种浓厚的育氛围。如把校规、校训放在最显著的地方,黑板报内容定期更换,装贴名人画像及名言,建设校园文化长廊等,使师生无时无刻都接受到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真正努力实现让学校的每块墙壁都会说话。优雅、恬静、整洁的校园,不仅给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而且给人以艺术的感染和美的享受,发挥了育人的作用。
校园文化对高校自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高校校园文化作为全体师生员工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体现了高校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另一方面,高校校园文化又是高校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推动着学校不断进步和发展。校园精神文明的核心内容是建设和谐高校校园文化,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体现。进一步加强高校校园文化研究,充分认识其特征和功能,努力建设和谐的高校校园文化,对于促进高校和谐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所谓校园文化,归纳起来,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表述:校园文化是在高校这一特定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中人们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校园文化是高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是指存在和发展于校园内的活动方式和意识现象;校园文化是指学校成员的内在精神和这种内在精神的外在体现;校园文化就是以校园为基础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它承担着教书育人和引领社会文化的重要任务和使命。品牌校园文化活动的引领示范作用不容小觑,它可以将先进的理论思想和最新研究成果植入文化活动中,并在高校校园中传播,这不仅增强了大学生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同时也让更多的有志青年积极投身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二)创新创造作用。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校的基本功能之一是传承文化,高校的活动基础是研究文化,高校的崇高使命是创新文化。品牌校园活动是科学思想萌生的催化剂,也是先进文化的创新载体,它既汲取先进文化中的营养与力量,又为先进文化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支持。品牌校园文化活动只有不断地创新创造,紧跟时代发展,不断推陈出新,才能更好地发挥育人功能。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撑。物质文化是实现目的的途径和载体,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它主要主要包括学校所处的外部自然环境、学校内部的规划布局以及学校建筑、绿化和文化传播的设施等。是形成学校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物质支撑.是提高办学水平、办学实力.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
校园文化就其模式而言可分为显形样式与隐形样式两大类。比如,校园中的物质文化、课堂文化、课外文化、制度文化,以及学生、教师、管理人员的行为方式,学校中的人际关系,学校中发生的各种事件等等,我们可以称之为校园中的显形文化。而隐含于学校师生、管理人员自我意识中的价值概念、教育观念、归属意识,以及群体心态、集体舆论、教学风格、管理作风、精神氛围、校风、班风、传统等,则可以称为校园的隐形文化。
学校根据校园建筑规划设计绿化布局,如:种植当地特有的植物等,设计各具特色的绿化,构建人文化的花园式学校。校容校貌体现出美的韵味,满足师生的教学、生活、活动和审美需求。而净化是一所学校精神风貌的外在表现。校园净化要做到地面无杂物痰迹,墙面无污渍,桌椅无刻印,门窗无积尘,卫生无死角。培养学生爱护校园草木的主人翁精神,树立净化校园、保持校园卫生人人有责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