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内涵发展之路,以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广大中小学校长的共识。所谓内涵发展,就是要改变目前的现状――许多中小学校已完全陷入了“同质化竞争”的恶性循环之中,通过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学校的特色发展,寻找新的发展模式。那么,靠什么来促进学校的内涵建设,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扩学校校生存发展的空间,从国内外一些知名学校的成功办学经验看,应该是学校文化。学校文化特别是作为其核心的办学宗旨和价值取向确立后,能够增强学校师生员工的目标意识,引领其思想和行为朝着明确而高尚的方向发展。学校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尊重广大师生,从一切为了广大师生潜能的发挥为出发点,撑起广大师生生活、学习、发展、创新的空间。
校园文化的凝聚即学校精神,也称校魂。它的形成需要长期的历史积累,根植于深厚的文化土壤,是一个由外到内、由浅至深的发展过程。它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核心,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一旦良好的学校精神形成,它将构成一股巨大的推动力。因此,要把学校办成“名校”,就需要这种学校精神的形成和激励。它对内能创造出一个积极健康、团结向上的能影响校内成员价值选择、人格塑造、思维方式、精神风貌等关系学校教育质量优劣的环境和组织氛围;对外又体现了学校的目标要求及办学特色,在社会上构成巨大魅力和竞争能力。学校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学校精神的培育作为长远目标,注重把学校精神的培育与指导具体的实践相结合。
实践性原则:学校文化重在建设,更重在实践,虽然最初只是文字性的创造,但是最终要指向全校师生的实践和行为规范。要开展符合学生特点、引导学生全面成才、形式喜闻乐见、参与性强,深受广大师生喜爱和支持的学校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创建科学的校园制度文化,打造优雅的校园物质文化和高尚的校园精神文化,并坚持不断创新,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校的和谐健康发展。
就是能覆盖学校工作的所有方面。这个道理很简单,你的核心理念要想领导学校的所有工作,你就必须让它有最大的外延,有最大的包容性。比如有学校提出“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这类口号,假设你将它作为学校最高的价值追求,那它在“统领性”方面显然就有问题了。且不说这个口号只注重未来而忽略了当下,单就教师在其中缺位这一点,便十分不妥。我们不去争论在学校发展中教师和学生究竟谁是第一位、谁是第二位,但教师发展本身也应该是学校发展的目的,而不仅仅是学生发展的前提、条件、手段和工具。在这里,真正具备统领性要素的理念应该是着眼于师生的共同发展。
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是维系学校正常运转的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才能规范师生行为,保证校园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既是广大师生的行为准则,又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学校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能够使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体现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学校重大事项的决策和实施,应当按章办事、不徇私情,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提倡民主管理、自主管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学校还要形成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性发展的生动活泼的制度环境,促进广大师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尤其指定的精神环境日文化氛围,它含有校园建筑预设、校园景观、美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里本质意义,也含有学校的传统、校风、学校风气、人际关系、集体言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人员在共同活动互相来和去中形成的非见于文字规范的行为准则。校园文化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校园文化从性质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静态文化,一种是动态文化,对于学校来说,我们可以把静态文化比作人的表面,把动态文化比作人的精神。校园静态文化含有校舍结构布局和各种教育设备,如操场、寝室、教室、国旗、图书室、宣传栏、黑黑板报、著名人物挂像。校园静态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动态校园文化含有学术研究、科学技术活动、体育运动活动、艺术活动、各种娱乐活动等。动态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更大。假设说静态文化主要在于冶陶学生的气节、培养学生令称呼心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话,那末动态文化则主要在于培养学生在知识、科学技术、体育运动、艺术等方面的实际操作有经验。
而校园精神和校园价值观等德育观念形态的东西则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和核心内容,对于整个校园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指导意义。可以这样说,贯彻着德育内涵的校园文化就像校园的神经中枢和潜意识,是其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生活德育是全面渗透、全时空覆盖的德育,必然是囊括学生在校生活方方面面的载体;必然是“教、学、做合一”从而实现知、情、意统一的载体;必然是关注集体生活、社会交往的载体。校园文化作为生活德育的载体恰恰是富有生活气息的,文化生活几乎涉及学生生活的每时每刻,并且由于其生活性、生动性、参与性、广泛性和同龄化,其影响方式具有强大的潜在性、渐进性、渗透性,能在熏染中完成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