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注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忽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环境,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具有教育的功能。它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方式感染学生,陶冶师生,使校园中的人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并转化为信念。它作为校园精神及其在物质和意识建设识形态上的具体体现,对校园生活,尤其是对学生的成长影响重大。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作为一种精神上的提升力、凝聚力、导向力校园文化具有如下作用:方向引导性作用、规范约束性作用、维系凝聚力作用、激励感召作用。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建一种氛围,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构筑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校园文化的发展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发展密切相关,有其强烈的时代性。第五具有超前性,校园文化主体往往有浓厚的探索动力,比较容易接受新思潮、反映新需求,出现新动向,有其较强的超前性和活跃性。第六具有同一性,校园文化是一种非制度文化,其活动建筑在充分尊重学生文化选择的基础上,并没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校园中每个成员既是文化建设的客体(受授者),又是文化建设的主体(创造者和传播者),具有主客体同一性。第七具有系统性,校园文化是在对外界各种文化吸收整合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以科学文化为主导,以时代精神为核心、有政治和伦理文化作保证的统一的文化系统,有其相对规范的系统性。第八具有传承性,校园文化在某些方面(如校风、学风、教风、校园精神等)代代相承,表现出一种传承性。第九具有地域性,校园文化对不同的学校,有其不同的特色,所处的地方或区域文化将直接融入校园文化,因而又具有鲜明的地域性。
校园应当是一本活的教科书。对校园的净化、绿化、美化的过程,就是在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的教育。每所学校都要保持校园的洁净,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有条件的学校要有一定绿地草坪。使学生每天一到学校如步入公园,让人有一种诗情画意的感受,使师生受到美的熏陶。校园的物质文化,主要是指学校的教学设施、生活资料,如教室、实验室、办公室、运动场、宿舍及其他的内容设施,校园的花圃、树木、道路等,这些设施既是校园的物质设施和环境,又体现学校所独有的特征。校风是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努力,在长期教育管理中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精神状况和作风。是思想品质、革命理想、道德情操、学习风尚、工作态度的综合效应,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境界。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特点,作风和风格,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技能等综合表现。
这些功能的充分发挥,要求校园文化紧紧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是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学校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保障,也为校园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发展的动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物质文化,可通过精巧、和谐、实用的设计,将其融进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要参与群体,以课内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涵盖院校领导、教职工在内,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了师生的行为,才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风,才能保证校园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但仅有完整的规章制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负责将各项规章制度予以执行和落实的组织机构和队伍,因此,还必须加强相应的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也就是说,制度文化建设实际上包括制度建设、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三个方面,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是确保制度建设落到实处,并使其真正起到规范校园人言行的关键环节,校园文化组织机构的健全和完善,校园文化队伍的勤奋与能干,对正常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
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需要一定的载体,这载体便是活动。创艺享校园文化建设重视实施校园文化建设的学习与创新,校园文化建设应在常规性的文化建设成熟的基础上,寻找切合校园发展的文化精神,结合校园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准确定位,重点培育,持之以恒,才会取得成效。创艺享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现学校特色的重要平台,是规范创艺享办学的重要体现,也是德育体系中亟待加强的重要方法。从创艺享校园文化的发展历程、地位和作用等方面入手,从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入手,分析探讨文化建设的内涵,将创艺享校园文化分解为制度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和精神文化。
作为现代校园的校园文化建设应适时而变,不断创新,以充实、改善和提升现代校园精神,使之为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学校的育人要求相匹配。蔡元培认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其原则是“展个性,尚自然”。陶行知倡导的“生活教育”,主张“教育以生活为中心”,而不是以书本为中心,是“为了生活而教育”、“依据生活而教育”,主张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人。
校园文化反映了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体现了校园的人文精神,能塑造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一个学校良好的校风,体现在自由的学术氛围、多学科交汇的氛围、宽容失败的氛围、个性得以充分发展的氛围等几个方面。校园文化的最大特点在于它在潜移默化地、有意无意中影响、同化环境中的每一个人,人们都在自觉与不自觉地经受着这种文化的熏陶。在校园文化的作用下,学校的每一个成员,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校园文化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是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它把德育的教育思想、理念、教育意图变成一种精神化的形式溶于文化氛围中,出神入化的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是一种高超的德育教育艺术,是每一个学校都应该努力做的事情。
校园行为文化指学校在创造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实践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文化行为,它包括学校的组织管理工作、教师的教学科研活动、学生的课外文化活动,以及后勤保障工作等。它的具体形式是多样的,如文化娱乐活动、科技学术活动、社会实际活动等。 校园精神文化是学校的内隐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内涵,是在长期的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行为文化创造过程中积淀、整合、提炼出来的,反映学校广大师生员工共同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文化传统、学术风范和行为准则的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 ,难以用文字、符号或程序化的组织活动显现于外。它包括学校所有成员的群体意识、精神风貌、舆论氛围、心理素质、人生态度、人际关系、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教风学风等。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的最富典型意义的校园精神文化,是一所学校整体面貌、水平、特色及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的体现。
以校风建设为载体,形成学校精神文化。确立正确的办学理念,坚持"质量立校,建设精品学校"的办学方向,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班风、学风为核心,通过狠抓领导班子思想建设,形成勤政务实的工作作风;通过狠抓教师师德师风教育,形成严谨的教风;通过狠抓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形成浓厚的学风。实际上,高校校园的讲台、舞台无一不反映了当代社会思潮、经济建设、学术研究等最新动向,这些活动的开展,可以大大开发学生的智力,拓宽视野,激发他们渴求知识的欲望,从而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样,开展社会服务、青年志愿者活动、知识文化下乡等活动,使大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开阔了他们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