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一样,学校文化也不是可以完全预设的,它是一种复杂的、开放的、多元互动的行为过程。从学校文化中主体的维度看,由于生命的主体性得以恢复和尊重,生命的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空间,学校文化已不可能按照事先设计好的程序推展,学习主体因时而异、因人而异的成长需要,呈动态变化样态;学习主体“动”起来,则对教育主体不断提出挑战,促使教育主体在学校文化实践中及时调动智能内存,因时因情制宜,调整行为策略,为生命提供有效解释,以帮助其超越困境(其实,教育主体在帮助学习主体实现超越的同时,也实现了教育智慧与能力的自我超越);反过来,教育主体“动”起来,又促进学习主体的成长需要在更高层次得到有效催生。学校文化双主体间这种和谐“互动”,决定了其动态生成的质量与层次。
从学校文化发生与发展的过程维度看,“前文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正文化”的内涵发展和外延扩张,会在动态变化之中形成新的文化准备,以满足“前线”需要;同时,“正文化”也随着“前文化”新的生成,不断调整行为策略和姿态,生成更加丰实的文化成果,积累更丰厚的文化资本,促进“前文化”和“正文化”在更高级别的层次上“动态生成”起来。这就是,学校文化三个阶段形成的一个“互动生成”的生态链。
学校文化是个复杂的、极具魅力的概念,其内涵永远处于变化发展之中,其自身的话语系统,赋予我们对其品性的品析多元维度,真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们遵循其概念和本质,从以下五个维度品析学校文化的品性特征。
生命性:学校文化概念的规定性,决定了其敬畏生命、尊重生命与发展生命的品性。这一品性首先表现在:生命的需要,不仅是学校文化的发生与发展的根本前提,也是学校文化的内驱力;学校文化发生与发展的全过程,不单是紧紧依循着师生生命发展的内在需要与逻辑性的过程,也是引导学校主体自主追寻和成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过程。其次表现在:“帮助其超越困境”——对生命的解放,还精神生命发展以应有的空间和自主权,让生命的精神恢复自由和灵性。其三是,学校文化能够满足并提升生命的需要,成为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来源,使生命的精神得以丰满,生命的质量得以提升。其四是,对生命主体性的理解与尊重。教师和学生,是建构与生成学校文化的双主体和主力军,只有充分尊重和发挥师生的能动性,才能不断促进学校文化的构建与生成过程与生命体的学习过程的互通互向,融为一体。
整合性:学校文化的生命性,规定着它在为生命“提供有效解释”、“帮助超越困境”和“满足需要”的“行为过程”中,对“正文化”合理性的不懈追求。学校的性质,决定了学校的任何文化行为都是因教育而发生,也因教育而发展。而课程文化则是学校教育中的核心行为,因此,我们可以说学校文化的核心聚焦在课程文化之上。课程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成果对课程文化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内容结构和反思评价都产生着直接的影响,决定学校文化的性质与发展方向。很显然,文化成果的单一性,势必造成其它文化成果在学校文化中的独特价值往往被淹没,从而使文化行为习以为常地漠视生命的多元需要,致使“行为过程”对“合理性”不懈追求的成为泡影,学校文化的生命性意义完全消解。因此,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是使学校文化根深叶茂的肥沃土壤;多元先进文化的成果,是任何类型的学校文化充满生命力的智力背景。
但是,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不是随意拿来,堆砌拼凑,生吞活剥,良莠不分,兼收并蓄形成的,而是根据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博取广聚,筛选磨合,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融会贯通,浑然一体,定于一尊的文化整合体——文化生态环境。从这个意义说,“整合“永远是构建与发展文化生态环境的核心命题。具体地说,就是学校文化应定性于“整合中外古今优秀文化,融多元文化成果为一体”之上,即在宏观上,东方文化成果与西方文化成果的整合,传统文化成果与现代文化成果的整合;中观上,本土文化成果与外来文化成果的整合,主流文化成果与非主流文化成果的整合;微观上,学校文化与家庭文化、小区文化的整合:以真正实现整合多元先进文化的价值诉求——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高度融合,使学校文化与生命成长更和谐融合,给生命提供更加全面而恰当的营养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