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设含有学校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真的的力量的反映,校园文化的中心竞争极力主张要表示在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优秀的校园文化能给予师生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精神,激发激励师生不断反思、不断超越。校园建设规划的理念创新主要含有规划理念的转变,规划立足点的转变,投入观念的转变以及功能分区理念的转变等内里本质意义。在标准形状转化的过程中,非常清楚显露地产生出两个"社会化",即一是部分校园职能的社会化,二是校园内的后勤服务整体体系的社会化。这样,与之相应,校园建设规划的理念也发生了变化:不再搞"校中校"的规划与预设,而是要从校园总体发展的角度来思索问题生存区、后勤区的规划与预设;同时,还要从学校与存在的地方城通称两者的发展高度,从结构优化与功能分区的角度来思索问题建设规划。
在正确价值取向的导引下,充分发挥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带头作用和校园典范的榜样作用,使其对校园文化建设真正起到凝聚作用,对建设特色学校起到促进作用,对培养全面发展人才起到塑造作用。学校要通过挖掘各类“活”的资源来不断充实精神内涵,积极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母校意识”。在“校魂”的塑造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创新精神的培育。培养、发展创新精神是校园文化理应追求的教育目的和人文理念。只有把创新精神融入整个学校精神的培育中去,并使之成为精神的核心之一,才能使学校在激烈的办学竞争中永葆蓬勃的生命力,使学校精神成为凝聚全校师生共同奋进的强大推动力。
教室墙壁文化是一个学生学习精神的集中体现,班集体是一个熔炉,能将铁炼成钢。同时班集体也是个染缸,会给未成熟的青少年以不良影响。加强教室墙壁文化建设,真正做到“以正确的理论引导人”,加强班集体荣誉感,给予每一个学生表现的机会,给予每个学生都有对比的机会,都有进步的机会,都有成功的表现。学校的每个教室都有类似“夸夸你我他”、“想说就说”、“展示自我”等版块。如小学阶段共六年,学生的年龄跨度较大,不同的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求差别很大,为了增强教育的实效性,我们对各个年级教室的布置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如,一年级各班都精心布置了“拼拼、读读、认认”的“启慧角”等,二、三年级各班都建立了“生物角”,四、五、六年级各班都设计、张贴了中英文对照的名人名言“励志角”等等。除此以外,校园“红领巾”画廊、英语角以及各幢教学楼的楼梯都根据低、中、高年级段的特点精心布置了学生的书法、绘画作品,每个班教室门口也都以统一规格、统一材料制作的“ 班级特色”班牌,体现着各自的风格与追求,展示班级荣誉的园地闪耀着不同的名字。各班还根据学生们的意见,设置了一系列专栏,充分体现了不同集体和个人对校园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形成了独特的班级人文氛围。
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了师生的行为,才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风,才能保证校园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但仅有完整的规章制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负责将各项规章制度予以执行和落实的组织机构和队伍,因此,还必须加强相应的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也就是说,制度文化建设实际上包括制度建设、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三个方面。
学校文化建设使得校园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营造出良好的创建特色学校工作氛围。凝聚学校精神的标志随处可见,体现学校办学思想、育人目标和整体风貌的校徽、校旗、校歌、校训、校服等成为亮点。校园里学生牢记校训、咏唱校歌、佩戴校徽成为习惯。学校建筑设计、整体布局、建筑风格处处体现学校文化内涵,开辟了科技教育、艺术教育、家庭教育、感恩教育等主题文化墙,融入学校教育思想、办学特色和培养目标。打造精品校园文化,提升学校文化品位,进一步彰显学校的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增强师生对学校特色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突出地表现在过分注重功利主义。从理论上普遍认识到校园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功能和作用,很多学校能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到学校建设发展的总体规划中,提出校园文化建设目标,但在实际操作中注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忽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普遍存在着知行脱节问题,以至于体制、机制上不健全,工作上不协调,效率不高,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和实际效果。
对于办成什么样的学校有一个清晰的办学思路和明确办学目标;二是学校的办学目标定位要迅速从比较简单的升学率指标丰富拓展提升到树立名师、培育人才、创建特色、构建名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更高的期望值上来。学校办学既要争取“短期效益”,更要着眼于“长远效益”,做到两者兼顾,把 “创名牌”、“创特色”作为学校办学的根本导向。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学校文化建设规划,并一以贯之,坚持不懈地抓下去。
优秀的校园文化总是有愿景、有期望、环境舒畅、人际关系融合、生活朝气蓬勃。会激励师生开拓进取,不怕困难,追求卓越,努力把学校的各项任务完成得出色。全校师生有一种责任感、荣誉感,驱使他们努力教和学,不断创造新的经验和成绩。校园文化建设的宗旨,一句话就是有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即体魄健全,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园地,在这里我们的一切教学工作,一切科研工作,一切师生参与的活动,都应以学生的健康成长,成为有用人才为中心。就此而言,可以说学校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校园文化建设的任务,就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在这里,首要的是培养学生成为良好的“四有”公民,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要办好一所学校,特别是要办出特色来,必须依靠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因此,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要注意从物质环境到制度理念,从集体规范到人际关系,从人们的举止仪表到教室的装饰布置,都应该给生活于此环境中的校园人一个具体可感的参考系,并传递出一定的价值观信息,从而使校园人积极地从周围环境中接受那些大家所公认的或学校倡导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当前,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尤其要注重党政之间、领导成员之间、干群之间、师生之间、家校之间和学校与社区之间的沟通、协调、交流与合作,要通过进一步完善校长负责制,进一步落实学校党组织的监督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完善学校评估考核制度,使全体教职工对学校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发展措施形成共识,从而形成办学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