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建设中主要体现在三风一训墙、体育文化墙、舞台设计、读书角设计、各功能室等功能区域。导向功能——学校文化具有较深层的价值体系,它为学生提供了行为的规范,把个人行为引导到集体目标上来,学校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规范了这样一种目标范式。环境建设中主要体现在班级文化设计、宣传栏设计、生物园设计、地理园设计、升旗台设计、功能性浮雕设计、全套VI标识系统设计等功能区域。建设良好的学校文化需要全面统筹硬件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两种途径,并且需要学校全员参与共建,学校文化的重要作用决定着它不是单靠学校内某一部门努力就能达到应有效果,它与学校各方面工作都有关系。学校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要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树立学校文化全员共建意识,发挥学校师生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校园文化不仅仅是停留在外在的形式上,更值得关注的是能包纳其内涵与实质的精神领域。校园精神文化的基础是校园人的心理层面,其内容是校园成员的思想观念和素养,而表现形式则是精神创造活动及其产品。以展示为主体的特色文化活动项目:科技节、体育节(运动会等体育项目的比赛)、读书节、艺术节各类竞赛等文化展示活动,倡导学生参加,使广学校生的艺术素质得到普遍提高,引导校园文化向健康高雅的方向发展。以展示校园文化成果的项目:校刊是最具有文化特征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浓缩的文化精品。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尤其指定的精神环境日文化氛围,它含有校园建筑预设、校园景观、美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里本质意义,也含有学校的传统、校风、学校风气、人际关系、集体言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人员在共同活动互相来和去中形成的非见于文字规范的行为准则。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冶陶学生的气节、启发学生心智,增进学生的各个方面发展。校园文化是师生精神风貌、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综合表示出来,不止彰显着一个学校发展的理念,更彰显着一个学校的发展方向,可以说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发展的涵养式品牌。所以,把握校园文化特点标志,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需求,也是构建合适得当校园的需求,更是提升教育涵养、增进教育可连续不断发展的重要路径。
校园建设要求公共空间功能丰富、尺度宜人,很好地满足人们在不同时间段举办各类活动的需求。不论是个人或群体,不论是举行典礼仪式或举办庆祝活动,人们都可在这里开展活动。这些空间的设计就是为了满足不同类型活动的需求,如入学咨询、迎新会、音乐会、露天影院、花园聚会、烧烤或其他联合庆典和活动等。因此校园景观也很重要。
校园文化建设规划要紧跟。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就是说做任何事之前,都应有个计划和准备,而不盲目主观的去做。校园文化建设是一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多方论证,细心规划,才能让校园文化建设稳步推进。 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不断优化育人环境,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如“强师德、提师智、提师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如“让每一个人健康快乐成长”)。它是一项长期性、系统化的工程,是一个不断推进、积累、创新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应结合学校实际,广泛调研、深入挖掘、科学规划,做到既能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又能促进师生全面发展;既有长远的规划,又有阶段性目标,循序渐进,稳步推进,形成长效机制,常抓不懈,抓出成效,抓出特色。
校园文化是一个立体化、开放性的概念。它包括了诸多的因素,如硬件建设的物的因素,教师、学生的人的因素,以及人与物、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关系等。它是一种环境,也是一种氛围,是一种需要长期培育、苦心经营的教育氛围,需要多层次、多渠道进行建设,更需要学校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校园文化不仅是一所学校的发展目标、办学理念、办学方针、专业特色和人文精神的反映,也是一所学校群体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反映。它既是了解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窗口,又是先进文化的生长点。良好的校园文化不仅可以促进教学、科研及管理活动,而且可以丰富校园生活、振奋师生的精神;良好的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能调节和激励师生员工的思想行为,培养和激发师生员工的群体意识和集体精神 ,促进师生员工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保持学校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此外,良好的校园文化还可通过学校所培养的人才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必将对社会主义文化乃至整个社会发挥巨大的作用和影响。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校园文化建设已成为衡量学校竞争力的重要条件。新形势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已成为学校建设的当务之急。
校园文化标准形状可分为显形形状与隐形形状两大类。比如,校园中的物质文化、课堂文化、课外文化、制度文化,以及学生、教员、管理担任职务的人的行为方式,学校中的人际关系,学校中发生的各种大事等等,我们可以称之为校园中的显形文化。而隐含于学校师生、管理担任职务的人自我认识中的价值概念、教育观念、属于认识,以及整体心态、集体言论、教学校风气格、管理作风、精神氛围、校风、班风、传统等,则可以称为校园的隐形文化。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一是以校园文化活动载体为平台,充分发挥载体作用,利用各种校园媒体,对先进的企业文化进行广泛宣传。通过以上途径,使失进的企业文化融入职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到学生的思想行为中。二是邀请企业人士、行业劳模和学校优秀毕业生到学校进行就业、创业教育,开办讲座,广泛宣传、介绍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管理理念、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等。三是通过“走订单”培养的模式,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中实习,置身于企业生产第一线,融入到企业员工中,切身感受企业文化。
学校文化在网络文化的影响下,促进了改变教育方式的脚步。新的教学方式多元文化输入方法将会改变或代替传统学校文化,怎样融入新时期下的新教学方式、新文化建设方式,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传统校园文化以校园活动为载体,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外在表达形式,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传统校园文化、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不均衡的现象,背离了校园文化是学校生素质教育的手段的理念,校园文化建设盲目偏重现代化,却没有在精神上跟随现代文明的步伐,有时忽略现代校园文化的多元性。在传统社会中,主流文化使整个校园的氛围十分团结,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小群体文化渐渐走上社会大舞台,主流观念易于引发小群体的隔离情绪,单一的校园文化在网络媒体信息的影响下,可能会使学校生对校园文化产生疲怠心理。
任何一所学校,都有一个从小到大和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而这个过程无不凝聚着一代代办学人的智慧和血汗,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广大师生以校为家、以校为荣的责任感和自豪感。一代又一代师生的不懈努力,才铸造了学校精神,发扬了学校精神,改造了学校精神。由此可见,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学校精神的形成,而且有利于学校精神的延续。“传道、授业、解惑”是每一个教师的光荣职责,而每一个学生也都应具有尊师重道的基本品质,教师与学生应在多边交流中建立亲密的、互助的合作关系,共同探讨生活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和万物的真理,促使学校精神之花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