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组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相关的活动部分时,就可以联系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战略思想,在校园文化原有内容基础上对这方面的知识和理论有所发挥,有所拓展,可以通过武汉东湖发生死鱼事件和洞庭湖发生鼠灾事件的深入思考使学生在活动中了解时事和事实,也通过激发学生对时事和事实的思考进一步深化他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进而使其自觉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学校文化建设使得校园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营造出良好的创建特色学校工作氛围。凝聚学校精神的标志随处可见,体现学校办学思想、育人目标和整体风貌的校徽、校旗、校歌、校训、校服等成为亮点。校园里学生牢记校训、咏唱校歌、佩戴校徽成为习惯。学校建筑设计、整体布局、建筑风格处处体现学校文化内涵,开辟了科技教育、艺术教育、家庭教育、感恩教育等主题文化墙,融入学校教育思想、办学特色和培养目标。打造精品校园文化,提升学校文化品位,进一步彰显学校的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增强师生对学校特色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
教室布置要体现班级特色,有艺术气息。各班墙上可以悬挂由自己设计、制作的班风、班级格言,还可以设置壁报、艺术角、图书角等。在班级环境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班歌的谱写,班风、班级格言的征集,班规的制定,教室的布置、班会的设计……学生在实际参与的过程中增知识,长才干,明道理,在营建过程中凝聚人心,形成集体。
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优化了师生的心理环境,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情感氛围。校园文化为学生追求个性的发展,追求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适应了学生精神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可塑造学生形成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空间。校园文化反映了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体现了校园的人文精神,能塑造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一个学校良好的校风,体现在自由的学术氛围、多学科交汇的氛围、宽容失败的氛围、个性得以充分发展的氛围等几个方面。
从校园文化的含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校园文化包含着主体与客体两个方面。所谓校园文化的主体,是指营造、参与校园文化的校园人,包括学生、教师、各级各类管理干部、后勤服务人员等。校园文化的客体,就是指学生成长的客观环境。包括社会大环境,主要指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风气等;园区环境主要指校园的艺术效果、严明的校规校纪、治学风格、办学手段等。
校徽作为学校视觉识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独特精美的“外显”形式,而且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既是一个学校的标志,一个学校的形象象征,也是一个学校社会认知的重要标志,所以它应该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宗旨、办学特色、学校类型以及学校的文化底蕴。伴随着视觉文化的兴起与发展,现在越来越多学校也开始注意自身的形象设计,与时俱进的根据学校战略的调整和学校特色的发掘,重新设计学校校徽也成为一件充满勇气与智慧的大事,在传承与创新间,怎样更好的以校徽为载体和突破口体现校园新风貌和历史文化已成为学校领路人们开始思考的问题。
独特的、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个园所长期生存的秘诀。幼儿园文化的本质实际就是体现在其核心价值观上,一个幼儿园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在于,这种核心价值观是不是能够成为全园教职工认可的共同价值观。这种共同价值观就能在幼儿园不断发展的道路上得以延续和发展,并成为幼儿园可持续成长的重要保障。
基于儿童心理特征和审美角度的空间色彩设计,应当赋予空间有趣活泼的色彩形象。小的空间里可以选用小型的和细线条的图案;而大空间里装饰的图案可以大些,线型粗些的,以遵循“以小见大,以大见小”的原则。设施是促使人与人发生交往活动的重要诱因,小学校园空间的设施主要有沙土、水体、休息桌椅、游乐器械等。在布置各种活动设施时,需结合校园整体空间布局加以把握,分散布置于各个空间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