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学校校内各种文化建设活动搞得风风火火,可在社会实践环节上却出现了“一头轻”的问题,不能把握好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实践间的内在联系。加强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至关重要。因此,应当在学校办学理念指导下,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将实践教育内容贯穿于社会实践、创新教育和实践教学之中,建立教学教育实践基地,完善实践教学教育体系,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突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站在一定的高度正确思考一所学校的文化建设。学校理念文化系统的建构要突出个性,凸显特色,就要做好四个“走进”、一个“对接”。一是要走进学校所在的社区文化,从社区文化的物质和精神的形态中深掘有利于学校文化建设的文化资源;二是要走进学校已有的文化氛围,捕捉已有的优秀文化元素;三是要走进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找寻学校文化建设的根基;四是要走进校长的心灵,获取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诉求。最后要将上述文化中的精神元素与当前党的教育方针,国家培养人才的标准和教育改革的要求等对接,形成学校理念文化系统的建构方案..“走进”不到位,理念文化系统就缺失文化根基,便无法彰显学校文化的个性;“对接”不到位,理念文化系统就显示不出作为学校的教育特点,更无从谈特色学校的建设。
文化建设应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硬环境建设,如高雅的建筑,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赏心悦目的绿化等;二是软环境建设,如墙面、楼廊、橱窗的环境布置,班级文化、组室文化的开展,制度文化的构建,校园文化活动等。文化建设不只是为了树立形象,更重要的是打造校园文化力,提升竞争力,将促师生及校园发展的理念认真贯彻到教育工作中来,营造“文化育人”的氛围,使师生由行为的修整与规范,发展到意识浸润,习惯养成,逐渐内化为无意识的自觉与自然,最终凝聚成文化的力量,促进师生及学校的发展。显然后者更为重要。校园文化应是一个学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其中,物质文化是校园的表层结构,而精神文化则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
设计校园雕塑的主题时,要考虑其自身的造型的艺术性;同时还要尊重校园的历史文脉,反映出每个校园独特的文化内涵。除此之外,还应处理好它们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与建筑的关系以及与植物的配置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它们在校园景观中“画龙点睛”的作用,充分体现其艺术价值,形成美好的意境。
学校的理念文化系统阐释至少不能缺失下面几个要素。一是“文化主题“。它是通过对与学校相关的多种文化的内涵进行深入地联想思考后,再与当前国家教育方针和学校校长的教育理想相结合提出来的个性化的价值预设。它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和一切办学行为的精神统领,是学校个性化的重要标志。如贵州省正安县第一完全小学的文化主题是“正”。二是学校的办学理念。
基于儿童心理特征和审美角度的空间色彩设计,应当赋予空间有趣活泼的色彩形象。小的空间里可以选用小型的和细线条的图案;而大空间里装饰的图案可以大些,线型粗些的,以遵循“以小见大,以大见小”的原则。设施是促使人与人发生交往活动的重要诱因,小学校园空间的设施主要有沙土、水体、休息桌椅、游乐器械等。在布置各种活动设施时,需结合校园整体空间布局加以把握,分散布置于各个空间节点。
说到校园文化中的中西融合,卢校长认为,往往体现在各种细节的经营中。但文化还不止于此,更重要的是软性文化,是人与人之间的息息相通。“如果校长常常在员工大会上“一言堂”,又怎能要求老师与学生相处会平等互动呢?我们学校很少开全员教工大会,大多是‘工作坊’模式的专业发展。”